转载财新、FT中文网、WSJ中文网等等
人民币贬值的风险是真实存在的

新闻来源: FT中文网

关键词: #利率下降 #经济挑战 #货币政策

💡What you need to know

📉 人民币存在贬值风险,主要因为利率持续下降,目前5年期借款利率已降至3.95%,同时国内经济和金融状况存在挑战。

🌐 尽管中国维持着大规模制造业贸易顺差,以及国际收支顺差约占GDP的2%,但这并不足以完全防止人民币可能的贬值。

🔁 中国政府面临“蒙代尔-弗莱明三难选择”,目前选择了汇率软盯住美元和货币政策独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得到国有银行干预,维持在1美元兑7.25至7.3元人民币水平。

💹 中国金融体系的扩张可能导致资本外流,从2014年到2023年,金融资产从外汇储备的4倍增长到20倍,达到65万亿美元,这可能进一步加剧人民币贬值压力。


(Powered by gpt-4)

链接: https://telegra.ph/人民币贬值的风险是真实存在的-05-07

频道: @chinesecaixin
美国租金增长放缓 或带动住房通胀下行

新闻来源: 财新网

关键词: #房价和租金 #通胀 #货币政策

💡What you need to know

🏠 美国租金和房价增速正在放缓,1月全美租金同比涨幅已放缓至6.9%。房价方面,1月现房价格继续回落,中位数降至35.90万美元。

📈 住房价格仍然是助推美国通胀维持在高位的主要因素之一,1月消费者价格指数中,住房价格同比上涨7.9%。

📊 CPI中的住房价格走势滞后于市场当前实际租金和房价的表现,或与二者统计方法不同有一定关系。

💸 旧金山联储的研究表明,紧缩货币政策对降低租金通胀是有效的,联邦基金利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以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将租金通胀降低3.2个百分点。预计租金通胀有望随着时间推移而下降。

(Powered by GPT-3.5-turbo)

链接: https://telegra.ph/美国租金增长放缓-或带动住房通胀下行-03-03-2

频道: @chinesecaixin
中国国务院承诺适时降准|华尔街日报

关键词: #中国经济 #货币政策

💡What you need to know

🚩去年12月中国央行表示将降准,此前几天李克强在国务院会议上强调了这一宽松举措。12月这次降准向中国的银行系统释放了人民币1.2万亿元(合1,885亿美元)的流动性。

💣李克强在会议上还表示,要更好地发挥出口退税政策,以促进外贸平稳发展。中国周三报告称,出口增长放缓,进口自2020年8月以来首次下降。

频道 @chinesecaixin
货币政策将拉大贫富经济体之间的差距 | 金融时报

关键词#货币政策 #全球经济

💡What you need to know

🔎高通胀表明,去年经济在过热状态下运行产生了严重瓶颈,想要找工作的人减少,而两年的投资疲软将阻碍各经济体提高生产率以促进非通胀增长的能力。因此,2022年和2023年最大的危险仍然是需求超过可利用的供应造成的通胀。

📜美联储(Fed)迟迟才对通胀威胁作出回应,而美国的通胀威胁也是最大的。美联储指出,它可能需要比最初预计的“更早或更快”将利率从目前接近零的水平上调。许多有见识的观察人士预计美联储今年将加息四次,每次25个基点,同时将出售其持有的部分政府债券。

📉对较贫穷国家来说,问题在于美国收紧货币政策——但仍具有刺激性——很可能给它们带来麻烦。正如世界银行在本周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所指出的,美国收紧货币政策可能会加剧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本已艰难的前景。

📊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所面临的环境不尽相同。中国有充足的财政火力在短期内为其经济提供缓冲,即使这是以牺牲长期需要的再平衡为代价的。土耳其是一个易受冲击的国家的典型例子。高额的公共和私人债务,加上其经济机构缺乏公信力,构成了一个有毒的组合。处于类似处境的国家已经出现了资本外逃,并可能形成前景日益黯淡、脆弱性日益增加的恶性循环。

频道 @chinesecaixin
中国政府面临难题:如何协调货币政策来稳增长 | 华尔街日报

关键词#货币政策 #中国经济

💡What you need to know

🔥上周五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发布的公报内容异常明确:“稳”字措辞被提及的次数大约是去年的两倍。考虑到经济放缓加剧的背景,再加上明年秋季将召开至关重要的中共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述公报的内容并不令人意外。在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预计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将获得史无前例的第三个任期,其他高层官员的命运也将尘埃落定。

🔔这些喜忧参半信号出现之时,正值地方政府已因土地出让交易放缓而承受巨大财政压力之际,根据高盛(Goldman Sachs)的数据,土地出让收入占到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30%左右。由于几乎没有可回旋的财政空间,且高层发出的信号也相互矛盾,明显存在这样一种风险:来自地方政府基础设施支出的提振可能不及预期,或者来得比预期的要慢。

🎙如果北京方面愿意现实地看待政策需求的话,是有很大的空间来对抗本轮低迷的。鉴于政治上的利害关系,北京方面可能是愿意这样做的。但是从这一年里的情形来看,中央领导层对其政策可能给房地产和电力行业带来的后果过于想当然,因此现在做出判断还为时尚早。

频道 @chinesecaixin
跨周期与逆周期调控相结合 2022年货币政策猜想 | 财新网

关键词#货币政策

💡What you need to know

🔎华创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货币政策的表态几乎没有更松的调整,似乎略低于市场预期。但她指出,会议未再提及“社融和经济增速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等表述,“似乎暗含了社融运行略高于经济增速的可能,提升了社融增速的想象空间。”张瑜认为,在稳增长的背景下,降准以外还可期待降息。

📜“当前经济降速的迹象较为明显,压力会向明年传导。因此,政策发力要适当靠前,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稳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对此,温彬解释道,“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发挥基建对经济的托底作用,银行信贷投放、公共财政支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等有望前置。”

频道 @chinesecaixin
易纲:中国将尽可能地延长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时间|道琼斯通讯社

关键词#中国经济 #货币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说,中国将尽可能地延长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时间,目前不需要实施资产购买操作。

易纲在周二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中国的经济潜在增速仍有望维持在5%-6%的区间,有条件实施正常货币政策。

当下中国经济正面临房地产市场降温、电力紧张和新冠疫情暴发等越来越多的阻力。这些不利因素促使投行和研究机构削减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同时预计中国政府将放松政策以支持经济增长。

易纲在文章中说,当前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利率长期趋于下降,一些经济体的政策利率已接近于零利率甚至负利率。

他说,各国央行应当尽可能避免实施资产购买操作,如果必须实施,也应尽可能减少资产购买规模,缩短持续时间。

频道 @chinesecaixin
中国货币增长:外生变内生|金融时报

关键词#货币政策

💡What you need to know

💰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中,对规则中的“币值稳定”没有明示的量化标准和界定,虽然表述形式上是处于政策目标体系核心,但从中国实践看,经济增长的权重更高。

📊对货币增长的控制,央行的基础货币投放被公认为是决定性的。无论是各种“粉”(SLF、MLF等央行创设工具)、还是回购等传统基础货币收放手段,结合准备金调整给存款银行体系扩张的约束,市场普遍认为,中国货币增长基本上为央行所左右。

频道 @chinesecaixin
中国货币政策转向中性,引发对经济复苏状况的猜测|华尔街日报

关键词#货币政策 #降准 #中国经济

💡What you need to know

💰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国央行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另外上周五公布的月度信贷数据显示,在经历了数月的大幅放缓之后,中国经济中债务和股权融资存量同比增速持稳于11%,银行放贷也小幅上升。中国的货币政策已经从偏紧缩转为中性立场。

📈中国第二季度经济数据中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家庭储蓄率。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的数据显示,随着消费者缩减开支,家庭储蓄率在2020年初跃升,并于2020年末下降,然后在2021年初意外再次大涨。

频道 @chinesecaixin
收紧货币政策并不意味着政策环境不再宽松|彭博社

关键词#货币政策

💡What you need to know

🔎中央银行不太可能采用新的激进方法来刺激增长并支撑市场;在去年经历了近一个世纪以来最糟糕的表现之后,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扩张步伐将是几十年来最强劲的一次。

🇹🇷政策紧缩方面有一些复杂的例子。土耳其通常会被提起,该国决策者看起来偏鹰派,去年土耳其大幅加息以期阻止里拉崩跌并控制通胀。2020年末,土耳其的借贷成本在20国集团中高居榜首,而且央行行长也在不停更换。

频道 @chinesecaixin
40年的货币实验与50年的累积危机 | 金融时报

关键词#中国经济 #货币政策

💡What you need to know

📊 本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经济由出口拉动;到了第二个十年,则由内需拉动。第一个十年,政策在大多数时候都在防过热。而第二个十年,政策重心则不断在稳增长和控制债务之间摇摆。第一个十年,防过热是很难的,因为政策只能影响国内,而彼时全球经济一片火热。第二个十年,控制债务也很难,因为稳增长需要投资,而投资则需要通过债务来融资。

🔎今年以来的中国经济,似乎又回到了第一个十年的样子。今年1-5月,中国的出口,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40%。如果考虑到去年同期的基数较低,那么和2019年同期相比,也上升了29%。强劲的出口,使得中国经济在政策退潮和消费复苏缓慢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相当的热度。除了经济增长之外,目前热议的通胀和汇率的问题,也主要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40年前,里根、撒切尔夫人登上历史舞台,新自由主义开始席卷全球,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成为新的时代偶像。不仅美联储根据他的理论制定货币政策,行业层面也开始放松监管,企业的集中度开始上升。同时,劳动力的收入份额开始长期下降,美国社会的财富不平等,由此开始了趋势性上升。

频道 @chinesecaixin
金融时报 专享文章

货币政策正常化会否提速?从通胀说起

关键词#货币政策 #通胀

💡What you need to know

🎙今年以来,上游原材料和工业品涨价正给物价上涨带来压力,4月8日金稳会第五十次会议强调,“要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特别是关注大宗商品价格走势”。

🎈从本文分析的历史背景和当下的三个视角来看,当前货币政策尚不存在加速转向的基础。李克强总理在4月9日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上表示,“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政策不‘急转弯’”,也表明政策转向的节奏不会太快。

频道 @chinesecaixin
华尔街日报 专享文章

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面临重塑,各国表现分化

关键词:#全求经济 #IMF #货币政策

💡What you need to know

📈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快于几周前的预期
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上周三的演讲中称,IMF计划在定于本周二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把今年全球增长率预期由1月份预计的5.5%调高。2020年全球经济收缩了3.5%,是“大萧条”以来和平时期最严重的收缩。

💵自从疫情暴发以来,仅美国政府承诺的刺激支出就达到约5万亿美元。
IMF表示,目前的经济复苏很大程度上是政府和央行大约16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和流动性注入的结果,富裕国家在其中担当了主力。

🇺🇳年各国经济分化日益严重
据IMF估计,在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新冠危机使人均GDP减少了五分之一,几乎是发达经济体损失的两倍。去年有1亿多人陷入极端贫困(每天生活费低于1.9美元),主要是在南亚。
 
 
Back to Top